6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承办、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职业教育虚拟仿真+AI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学校财经学院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行业领域专家及100多位职业院校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单丛凯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融合对重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形态有着战略意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要应用于教学环节,更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虚拟仿真和AI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
学校副校长叶学文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热烈欢迎并感谢与会领导、专家及行业同仁。他强调,会议旨在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践行职业教育使命。他回顾了学校办学历史与数字化成就,特别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虚拟仿真技术是推动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变革的关键,学校将深化技术融合、扩大合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平博士,在主旨报告《从“虚拟仿真”到“数智共生”:AI驱动的实训教学新范式探索》中,高瞻远瞩地勾勒出AI技术与虚拟仿真相融合所孕育的智能化、自适应、沉浸式未来实训新图景。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高等教育发展处原处长、研究员刘俊波,以《加强资源建设—提升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应用水平》为题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设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所面临的挑战、资源定位、建设原则及建设要求,并深入阐述了资源建设的相关举措等内容。
学校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院长明平象教授发表了题为《车路云协同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AI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职教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如何推动“人—车—路—云”的高效协同,构建“技术研发+场景测试+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这一模式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景,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副理事长文福安,在《智能交互沉浸式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研究》报告中,探讨了突破传统VR技术局限的方法,介绍了多模态交互、数字孪生等创新功能实现路径,并分享智能交互沉浸式教学案例。他指出,虚拟仿真结合AI与XR可构建新型课堂,为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指明方向。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工程创新实践中心主任刘金库教授作《数字赋能提升实验教学中心内涵的举措与实践》的主题汇报。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有效突破实验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和安全风险问题。这些创新性的实践举措,为职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鲁娟教授以《虚实融合—智启未来:AI+VR赋能专业实训教学创新路径》为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她展示了地方职业院校在虚拟仿真与AI技术应用落地方面的深入探索及显著成果,充分体现了院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蓬勃活力。
学校教务处处长肖静教授作题为《产教融合 研创相长 虚实共生——基于虚仿基地的名师工作室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报告。该报告从工作室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建设实践和建设反思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展示了基于虚仿基地的名师工作室建设路径,为职业教育领域相关工作室的构建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范例与宝贵的经验参考。
协办单位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涛分享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报告。他从企业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介绍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以及虚拟仿真实训环境的构建。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展示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巨大潜力。
15日上午,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学校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包括教师教育公共虚拟仿真实训中心、VR沉浸式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室、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实训室、教师教育桌面一体交互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对于学校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表示高度赞赏。他们纷纷表示,学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不仅设备先进而且应用场景丰富,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为职业院校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次研讨会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搭建了宝贵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和教师深入探讨了基地建设与应用的关键问题,分享了丰富的经验与见解,为职业院校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学校将充分吸纳本次研讨会的成果,积极推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实训平台,并携手包括润尼尔在内的合作伙伴,借助其提供的技术、资源与解决方案,共同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转型,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