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到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黄逸冰时,他正推着车买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成了家里的“天选做饭人”,照顾好父母成了放假回家后的首要任务,他坦言:几日的奔波让我深刻体会了父母的不易,以后要加倍对他们好。
不止在家,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黄逸冰也完美诠释了“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的内涵:用微薄的尘雾为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山海之伟,始于尘雾
“大一时我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有幸去观看校长奖学金的竞选答辩,看着那些优秀的学长学姐,深受鼓舞,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也能站上这个舞台。”回想起三年前的经历,黄逸冰依旧历历在目。如今经历过,也得到了,才知这份荣誉的获得,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点一滴长期积累的成果。
黄逸冰从小就喜欢画画,没事就搬下书柜上的画册临摹,还有模有样。后来兴趣化作专业,以艺术生的身份考入学校美术教育专业,遇到了才华横溢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也日渐成就了越来越好的自己,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各项竞赛也纷纷获奖:湖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计划“铜奖”……
黄逸冰作品
谈及这些荣誉的获得,他坦言最感谢的便是自己的老师们:“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鼓励我,指导我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他们既是我的良师,亦是我的益友。从大一到大三,他们就像是路灯一样,照耀着我。”
点点荧烛,可拟日月
除了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黄逸冰还有一个身份——黄冈市蓝天救援队成员。2020年9月,与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到来的,还有他得以加入蓝天救援队的消息,黄逸冰说:至今都记得那种感觉:很忐忑、很激动、很兴奋、很骄傲、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
黄逸冰在蓝天救援队参加任务
很多人问过他为什么要加入蓝天救援队,细细想来,加入蓝天的原因有很多,既是受家人影响,也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想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当然,队服也很帅!”说到这里,他嘿嘿地笑了。
要成为专业的救援人员,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练体能、学急救、会绳索、懂破拆、能水上救援……几年下来,黄逸冰参与过打捞溺水渔民、寻找失踪学生、疫情防控值守等任务,还考取了“应急救援员”证书。在这里,他直言找到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明白,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种可能。
黄逸冰(中)与同学一起担任汉马志愿者
不止是社会公益,在校内,作为校优秀青年志愿者,三年来黄逸冰累计志愿时长达968小时,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 ”。众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他感触最深的便是2021年武汉马拉松了,因为疫情原因,比赛取消,他们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从原定的三天变成了一天(发放衣物等工作)。尽管有许多遗憾,黄逸冰仍从不少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一位年近七旬身体却非常硬朗的爷爷在领衣服和号码牌时跟他们说道:“其实我这把年纪跑马拉松真的是参加一次少一次了,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及时行乐,想做的事情不要犹豫,放手去拼!”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美好让他在奉献自己能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万事万物的可爱之处。
不为山海,不争日月
生活中的黄逸冰,爱唱歌、爱绘画、爱摄影,记录时光,美化生活。随学校恩施石桥子村“同心聚力”社会实践队奔赴恩施进行社会实践时,他发挥专业所长,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绘制墙绘,突出当地茶园特色,以丙烯、画笔为绘画材料,精心设计,美化村容村貌。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墙让原本老旧、空白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设置也吸引了许多村民驻足欣赏。
黄逸冰与同学一起为村民美化村容
寒暑假期间,黄逸冰回到老家英山,为当地团委的公众号“青年英山”出谋划策,制作微视频、拍摄照片,大大提高推文质量,增加阅读趣味。
黄逸冰参与制作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三年来,黄逸冰走遍了武城的各个角落,深深地眷恋着这里,他用镜头记录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劳动节为宿管阿姨拍摄的照片还仿如昨日,而今已经快要毕业,满载了荣耀和回忆。正如书里说的:你所预见的,热切渴望的,真诚追求的,全力争取的,都会自然而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