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粟粒,秋收硕果,理清心裕,气定神闲。这里面饱含着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来自计信学院大数据2002班的张粟裕。二十岁的他是华为鲲鹏专利获得者,3篇文章被华为云开发者联盟收录,也曾荣获首届湖北省信创大赛、2022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等多重奖项。
第一批吃螃蟹的学霸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感觉我还是蛮勇敢的。”回首过往三年的专业选择学习,张粟裕感慨道,作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首届大数据专业的学生,面对未知的考验,张粟裕暗自蓄力,从每件小事做起,抓住每个机遇。经过持续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张粟裕写的“关于大数据平台搭建过程”的3篇文章被华为云开发者联盟收录。
复杂繁多的课程并没有让张粟裕疲惫不堪,他反而从生活中找到了大数据的乐趣。“其实大数据并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像疫情数据都会在后台进行统计,通过反馈可视化信息让大家更加直观了解信息”。正因对生活的细微感知和观察,张粟裕认识到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他不仅名列前茅,数次专业课成绩班级第一,还曾参与到专业老师发表的五篇论文的辅助工作,被称为当之无愧“学霸”的他表示:“对于学习,重点仍在于课堂,在课上认真听讲,效果总是要事半功倍的,我属于比较爱钻研的,课后遇到问题会死磕到底,我喜欢自己解决问题带来的满满成就感。”
好习惯成就好成绩
“明天就是收官之战了,想想还真有些舍不得”,随着湖北省工匠杯大赛的结束,张粟裕也要迎来毕业。三年时光,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给张粟裕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都包含了他深深的努力,长期的备赛经历,也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德发杯”、“湖北省大学生信创大赛”、“CSDN博客”,各级比赛的奖项,发表的文章,都彰显了张粟裕的三年满满的收获。
一般人都会觉得枯燥的备赛过程,张粟裕却能从中体会到数据的乐趣。“我们备赛中间要处理的都是一些代码片段,整个过程下来,往往要凌晨两三点入睡,但是真正的解决完问题之后,会发自内心的高兴。”面对繁杂任务,张粟裕常常是气定神闲,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
当项目进展不顺畅,或者生活中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张粟裕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要么就早点睡觉,或者听听音乐。反正我这个人不记烦,不记事,烦恼总是留给过去的,第二天,又将是全新的一天。”作为一名班长,这样的心态,让他能够平衡班级事务的处理和个人学习。
我也成为大家的榜样
志愿服务也是张粟裕大学生活最充实的一部分,社区志愿的经历让他尤为印象深刻。去年冬天,临近元宵节,他参与策划组织了家乡社区元宵节活动,“单单一项猜灯谜的活动,我们认真准备了两天,居民的反应也很热烈。”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张粟裕每年寒暑假都会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在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中,他参与小龄儿童及青少年托管服务,帮助动手能力欠缺的小朋友提高动手能力,丰富航天建模知识,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身体力行,不负韶华”的朝气蓬勃。
三年大学生活,张粟裕感慨良多,从压线考入武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厚积薄发,他的变化与成长,让身边的朋友、辅导员、老师有目共睹。“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辅导员给我们看那些获国奖、校奖的优秀学长学姐们,当时觉得他们很遥远,没想到三年过去,我也成为了大家的榜样。”
张粟裕对自己成长道路上遇到的老师十分感谢,特别是亦师亦友的辅导员陈明智,陈老师经常和他谈心,帮助他排忧解压。马上要面临毕业的重要选择,张粟裕表示,自己会选择实习、备考专升本双线操作,在获得实习经验的同时,不落下复习,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奋斗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