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青年的“红色假期”|打卡武汉红色地标、沉浸式表演展武汉文化

来源:初教学院、酒店学院作者:审核人:发布时间:2021-05-05浏览次数:1641

5月1日,初等教育学院师生前往武汉红色地标“打卡” 。实地寻访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红色历史展览、开展现场学习研讨, 依托武汉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植广大师生心中。

在农讲所大讲堂,初等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艳老师现场授课,为同学们讲述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讲习所期间为革命斗争作出的努力和探索。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回族同学陈磊说,亲眼看到毛主席曾经生活的场景,更加钦佩一个国家领袖的节俭与自律,感受到伟大领袖带来的磅礴力量。

在打卡红色地标过程中,师生们聆听故事、回顾历史、学习党的奋斗历程和精神。他们纷纷表示,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底色,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不断前进。“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要在历史中强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师生们在中共五大会议旧址纪念馆聆听了中共五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成果、重大意义,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同学们一路学习,用心聆听,瞻仰革命历史遗迹,感受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感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峥嵘岁月以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初等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韩坤老师说:我们利用这次节假日组织红色打卡实践教育活动, 通过实践教学拓展党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党史学习的效果。正值劳动节,从我们党成立、发展、奋斗的历史来讲,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生动的劳动者,更是奋斗者。通过实践教育活动,更能够让现在的青年学生学习党的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

初等教育学院段杨思雨同学说:作为00后,我觉得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岁月中,付出的艰辛努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实地走近那些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地方, 感受更加真实,更受触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打卡活动,更是一次让人十分难忘的实践教育活动。

沉浸式表演展示武汉文化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师生百余人也来到解放公园,参演武汉市解放公园全国首个开放式公园沉浸式情境剧《游园圆梦》。同学们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将“灵秀湖北”展示给外地游客。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在知音文化情景剧的表演中,同学们通过带领游客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见证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相遇、相知、相惜”的故事。旅游专业实力小唱将为游客在月季花丛中深情演绎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场的观众跟随者歌声思绪都飘扬到了那个红色年代。

“喜鹊喳喳满枝头,欢迎您来武汉游”,夸家乡的快板声声已经响起,在快板中,小演员们打着快板,热情洋溢地为游客介绍了武汉的热干面、糊汤粉、欢喜坨、汤包等美食,还有黄鹤楼、东湖等美景。让游客们对武汉的饮食和旅游文化有了更美的期待。看完演出后,现场有位不到十岁的小游客拉着小歌手裙角,献上了一朵小野菊。

除了古风古韵的演出外,旅游专业的土家“幺妹”们跳起摆手舞和阿哥的“肉连响”,朝鲜族姑娘柔媚欢快的舞步和醉人的微笑十分迷人,蒙古族姑娘一刚一柔踩着鼓点的舞蹈,热烈欢腾,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经典的“动脖子”、“托帽”更是看得游客掌声阵阵……

“以前看演出都是去剧院,没想到今天在公园能偶遇演出,还是免费的,感觉很值。”外地游客惊喜地说。“这个长假选择留在武汉太对了,没想到我们才大一,就能把所学展现给大家,真的很开心。”参与此次演出的同学说。


返回原图
/